何海勇

团队简介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消费市场和能量储备市场在技术不断成熟、政府扶持政策不断落地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快速产业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锂电池市场产量在全球和日韩两国平分天下,但是我国的锂电池的技术水平与他们相比,还有待提高。锂电池主要应用消费电子市场、车用电池方面和蓄能装置方面。未来锂电池传统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用锂电池产业规模将保持现有的速度平稳的增长。

    何海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负责人。2012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7年进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工作。 至今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1篇,IF: 18.96 ), Energy Environ. Sci.(1篇,IF: 25.427 ), Adv. Energy Mater.(2篇,IF: 15.23 ), Nano Energy(2篇,IF: 12.272 ), Small(2篇,IF: 8.315 )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 8 篇,Google citation 累计引用 700 余次,h因子为 14。

     彭哲,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Alternate Sponsored Fellowship(ASF),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春蕾人才计划,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培养计划。2007年本科毕业于法国萨瓦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综合理工学院,2012年博士毕业于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化工学院。博士期间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The 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和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化工学院联合培养,从事燃料电池电化学材料研究。2014年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长期致力于电化学新型材料的设计和性能机理分析以及大型仪器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锂金属二次电池技术的研发。已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s, 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16篇,他引超过800次,H因子为18。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籍青年研究人员项目等国家及地区基金;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先导计划项目等研究工作。

     刘子萱,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3年9月获得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多次获得陶氏化学奖学金和东港博士生奖学金。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员。2017年12月晋升为副研究员。在Nano Energy、J. Mater. Chem. A、ChemSusChem、J. Power Sourc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6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各1项。

    本研究团队自组建以来,一值以高要求为标准,联合所内以及项目等资源,培养储能领域研究的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培育,提升总体研究水平及团队凝聚力。我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综合组内成员各自学科特点及优势,发挥宁波材料所强大的科研和测试基础,力争我组成为在储能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小组。

                   

     

最新动态

联系方式

地  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电  话:0574-86688084

E-mail:hehaiyong@nimte.ac.cn